21
2023
-
07
海外户储 | 市场持续“高增” 品牌渠道为王
作者:
如何看待海外户储增长的持续性?
各国户储市场发展的驱动力有所不同,主要受到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大背景影响。此外,欧洲去天然气、俄乌冲突以及地缘政治危机等因素的叠加也加剧了市场的增长。以下总结了几个影响户用储能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:
01政策补贴
为促进户储装机,各国纷纷出台相关补贴政策,主要包含容量补贴、税收减免、低息贷款等方面的支持,进一步提高户储配套经济性。以下是针对户用储能主要发展市场的情况分析:
🔹 欧洲
欧洲户储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以下五个国家,德国、意大利、奥地利、英国和瑞士。其中,德国是全球户用储能装机量最大的市场,基本上装机前几名的州,像巴伐利亚州、巴登-符腾堡和北莱茵,都是有一些金融、第三方机构、政策方面的补贴。近年来,一些新兴国家如瑞士和波兰的户储装机量也呈现出可观的增长趋势。根据EESA测算,预计到2025年,欧洲TOP5国家户储整体的装机量在35.5GWh左右,乐观情况下达到46GWh。
🔹美国
政府通过ITC政策提供税收减免来支持配套光伏的储能项目,允许符合条件的户用储能系统享受一定比例的购置成本的税收抵免。最近,ITC政策被延长了十年,这也进一步增强了税收减免的力度。
🔹亚太地区
日本等国家均设有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(Feed-in tariffs, FIT),但目前大多国家FIT补贴均逐步退坡或取消到期,进一步提升户储经济性。
02成本下降&技术进步
碳酸锂价格下跌带动储能成本降低,进一步的刺激下游储能装机需求,对于户储行业而言是一大利好的消息。去年碳酸锂的价格高达 55 万元/吨,反观今年,多方面因素导致碳酸锂价格下跌,当前价格稳定在30 万元/吨。未来十年,锂电价格的波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户储市场需求的变化。
此外,当前户用储能主流技术路线为磷酸铁锂,未来钠离子有望成为重要的技术补充。从技术性能层面来看,如果可以克服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方面的短板问题,在未来也将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。据了解,部分公司已经在进行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与测试,预计未来储能电池的技术路线有望进一步完善。
经历了去年的大热之后,今年的户储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。预计未来 3-5 年,市场仍将处于高景气高增长阶段,主要由欧洲领跑,美日澳跟进。随着各地政策的进一步刺激、户储系统成本的下降以及技术的提升,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,未来的3~5年市场增量保守估计为 30% ~40%。期间如果有一些技术上的重大的突破,比如成本进一步的大幅下滑,市场增量有望达到 50% ~80% 。
如何增强储能厂商与下游集成商、安装商的渠道构建与维护?
户用储能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设计和市场开发。对于储能厂商来说,与下游集成商、安装商的渠道构建与维护尤为重要。
01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
产品力是户储企业破局的关键之一。储能系统的核心在于安全、长寿命、低成本,以安全可靠的产品切入市场至关重要,市场中具备高效、便捷、丰富、可靠的产品交付能力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。
此外,对于储能厂家来说,最好在当地设立相应的仓库和服务中心,能够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。其中包括建立 “Call Center”,确保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响应客户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。即使在无法立即解决问题的情况下,设定合理的响应时间承诺。例如,在4个小时内回复客户并告知后续处理计划。
02拓宽更广泛的应用场景
从行业的发展维度来看,户用储能场景已经逐渐从满足功能性需求,逐渐向智能化产品迭代。找到更好的差异化场景,提升用户体验,是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。建议逆变器企业根据集成商或者市场的要求,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,能够进一步加强与下游集成商的合作。很多集成商业务是在不断扩展的,比如Sonnen最开始只做户储,现在也在布局充电桩业务,渠道搭建需要企业产品不断研发、创新。通过整合多种设备和系统,例如逆变器、充电桩、热泵和备用电源等,构建完整的户用储能生态系统。此外,还可以建立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,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利用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
海外储能快速扩张的同时面临着哪些风险?如何规避?
尽管当前海外户用储能市场需求火爆,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,并且拥有可观的市场规模以及产品利润,但企业在出海业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,还需谨慎应对以下"风险":
01关注国际局势、各国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
海外户储经济性主要受各国政策补贴影响,未来随着补贴政策的减少或取消,对于部分靠补贴政策刺激出来的市场会有所冲击。此外,如果欧美国家在本土制造方面加大补贴力度,形成本土制造、本土应用的市场环境,中国储能企业在设备生产制造环节可能会面临竞争挑战。企业应积极寻找多元化的市场机会,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。
02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,保证产品服务质量
通过日常和客户的交流,不难发现国外尤其是欧洲的客户,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及服务,对价格的关注度反而不那么敏感。针对户用储能产品,抛开物流、仓储、配送以外,还会涉及售后服务,例如现场指导安装、售后维修和保养,这需要企业拥有一个成熟的服务链,如果服务体系不健全、用户遇到质量问题无法及时返修,面临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。
03注重专利认证
资质认证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。户用储能主要市场在海外,在不同国家和地区,产品都有着严格的认证标准和入局门槛,企业应提早了解并满足相关认证要求。此外,布局户用储能专利也是一个重要举措,拥有自主研发的储能技术专利可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,为企业提供技术优势,并有效保护企业的技术成果。